返回

红警:从明末开启星辰大海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2章 大明快枪名不虚传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不等朱淑瑶反应过来,旁边就有一个年轻人忍不住嗤笑出声。

    他身着一袭精致的白色长袍,袍上绣着金线,腰间的佩剑镶嵌着璀璨的宝石,整个人显得英姿飒爽。

    这人挺身而出,毫无畏惧地驳斥道:“达拉·舒科简直是大言不惭!

    你莫卧儿帝国近些年来四处征战,搞得民不聊生,内部更是矛盾重重纷争不断。

    此时求娶大明公主,无非是想借大明的力量来巩固你那摇摇欲坠的破落帝国。

    还说什么唯二强大帝国,你们也配?分明是在诓骗皇帝陛下,有我在就休想得逞!”

    “发言者请自报姓名。”

    朱逢春乐呵呵地看着他们唇枪舌剑地表演,并不开口阻止,只是示意李天然询问姓名。

    “回禀陛下,小臣是比贾普尔苏丹国王子阿迪勒·沙阿。

    我父王素来仰慕华夏,对中华大地的文明传承倾心已久。

    故而听闻陛下重建大明辉煌,特遣小臣不远万里来使。

    而且我的祖先是中国蒙古人后裔,是伟大的成吉思汗后代,与大明同宗同源。

    那莫卧儿国不仅穷兵黩武,还多与蛮夷通婚,祖辈习俗也忘得一干二净。

    没想到竟然还有脸来大明求婚,小臣实在是看不过才出言阻止,失礼之处望陛下海涵。”

    朱逢春没想到使者中还有这样头脑灵活、言辞犀利之人,看来这些天为了在自己面前表现,他没少下功夫。

    莫卧儿帝国从建立之初就不断与波斯通婚,现在不论是沙贾汗还是达拉·舒科,都在面容特征上不复亚洲人模样。

    阿迪勒·沙阿说的也算事实,只可惜他的家族也好不到哪儿去。

    这些蒙古突厥族裔原本就是从中亚迁徙到印度次大陆。

    在中亚经过几百年的繁衍,同样有些高鼻深目,倒是肤色还算正常。

    他们确实瞧不起当地肤色黝黑的尼格利陀人,也从未跟印度当地人通婚。

    达拉气得脸色通红,胸膛剧烈起伏,额头上青筋暴起。

    他怎么也没想到阿迪勒竟然敢当着大明皇帝和众人的面,如此毫不留情地出言讽刺。

    然而,这位皇太子却是个绵软性子,出身伊教家族的他竟然崇信印度教,

    以至于此刻都被指着鼻子骂了,也不敢在大明皇帝面前如阿迪勒一样言辞犀利地出口反击。

    只是一个劲儿地辩称他是真心喜欢公主殿下。

    这般懦弱的性子,也难怪会被自家兄弟篡权夺位,最终落得惨死的下场。

    若是换成他那个敢囚父弑兄的弟弟,估计能当场把阿迪勒打出屎来。

    其他几个小国苏丹王子也趁机纷纷围上前来“抢亲”,一个个把自己的国家吹嘘得天花乱坠。

    有人夸口能献出无数的金银财宝,有人承诺会奉上稀世的奇珍异宝。

    还表示愿意以大片国土为彩礼,并永尊大明为主,甘愿世代为臣。

    一时间,场面热闹非凡,众人各显神通,都盼着能在这场“求亲大战”中脱颖而出。

    朱逢春看着旁边的小宝脸色越来越黑,这才拍了拍手,将台下众人打断。

    他对身旁的李天然低语几句,李天然心领神会点头,然后高声宣布道:“诸位使节的诚意陛下已然知晓。

    但我朝《大明祖训》中有明确提出“不和亲”的条规,长公主的婚事将由她自己决定。

    诸位青年才俊倘若有决心和意愿,可以先留在大明。

    只要能赢得公主的芳心,陛下定会成全诸位。”

    “吉时将至,请诸位随陛下移步港口,观摩大明陆军军演。”

    使节们听闻,虽心有不甘,但也只能遵命随行。

    为了能在中亚等地为大明武器开辟销路,此次军演所使用的装备均为外贸版本。

    在港口不远处那广阔的田野上,两千名步兵手持39Ⅱ型步枪,炮兵团群也全部配备12磅龙炮。

    西边港湾里,停着七艘等待郑芝龙、葡萄牙以及荷兰人接收的铁甲舰。

    上午9点,微风轻柔地拂过树梢,带来些许凉爽。

    然而眼前这片宁静即将被打破。

    田野的另一端整整齐齐排列着100门前装滑膛炮,修长的炮身闪烁着金属冷光。

    炮兵们早已准备就绪,只待发令官下达指令。

    随着朱皇帝和特邀嘉宾们纷纷到齐,沈泉一声令下,演习正式开启。

    炮兵们率先紧张而有序地忙碌起来,装填弹药,调整炮口角度,随着炮官一声高呼,100门火炮齐声轰鸣。

    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云霄,炽热的炮弹呼啸而出,划破前方的空气,精准地砸落在远处摆满稻草假人区域。

    瞬间火光冲天,炮兵阵地硝烟弥漫,跳弹所经之处,假人被砸得粉碎,泥土和稻草漫天飞扬。

    火炮连续三轮攒射结束,那巨大的轰鸣声和爆炸的威力令使者们胆战心

第172章 大明快枪名不虚传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